在物流行业不断迈向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,货拉拉推出的AR“量尺”技术备受关注。在繁忙的物流园区内,一位专员轻松打开货拉拉APP中的AR识货功能,对准打包好的家具进行测量,只需轻轻一扫,不到2秒的时间,货物体积便被精准测算,并迅速智能匹配最适合的车型。可见,AR“量尺”技术不仅将货物处理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,更是标志着物流领域步入了“数字货运”的新时代。
据货拉拉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,2024年1-6月,平台货运需求配对率超过90%,平均每小时可以成功配对超过8万笔订单;以货拉拉企业版为例,目前已经合作客户超过150万家,帮助过往合作客户节省10%~20%运输成本。
2秒识货,车货匹配不再难
早上八点,北京云木空间家具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云木空间”)便已经开始忙碌出货,拍货选车、输入目的地、下单,不到一分钟便传来了司机响应的声音,不同大小和样式的家具从这里运出,被送往门店或客户手中。
云木空间自2013年成立以来,深刻地经历了从传统货运到互联网货运的转型。初期依赖熟人叫车,定价不统一、服务灵活性差等问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。互联网货运兴起后,云木空间与货拉拉企业版达成合作,物流成本降低约15%,财务流程也得到了简化。
在2024年6月,云木空间成为货拉拉AR识货技术的首批体验者,该技术使得货物测量从手动操作转变为快速准确的自动识别,极大优化了出货前的准备流程。
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8.2万亿元,与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比率为14.4%,比上年下降了0.3个百分点。从依托AI、大数据等技术把人、车、货、路等物流生产元素数智化之后进行最精准的匹配,再到AR识货精准推荐车型,避免物流资源浪费,互联网货运发展十年,车货匹配已不是难题。
数智化浪潮下的货车司机们
对于货拉拉司机黄世其师傅来说,能早上出车前就接上两个顺路的“拼车”是一天最开心的事情了。“拼车”是货拉拉2023年推出的一项产品功能,允许用户与他人共享货运空间,以降低成本并提升货运效率。
2013年以前,货车司机主要采取传统的“趴活”模式,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,而互联网货运的兴起,平台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,实现车货供需的精准匹配,并通过拼车等产品功能显著降低货车的空驶率。
截至2023年底,货拉拉月活跃司机达到90万,月活跃用户1200万,全年完单量增长34.7%,标志着数字货运对传统物流的替代趋势日益明显。
打好物流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
今年以来,国家和政府部门多次提及物流降本提质增效,将“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,推进技术性降本提质增效”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。
在智慧物流层面,货拉拉于2020年就开发了“智慧大脑”,用以提高车货匹配效率,今年AR识货也进行了升级,作为无需专门设备即可实现的物体测量功能,以其高效、便捷的特点助力提高车货匹配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。
此外,“拼车”单等产品功能的推出也有效提升了货车的利用效率,据货拉拉透露,在拼车完单量排名第一的城市东莞中,微货、小货、大货等货车车型的拼车单流水均高于快车单。
在绿色物流层面,新能源货车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升。货拉拉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,2024年8月,平台通过新能源车辆完成的订单近50%,其中广州、深圳等城市中新能源车完单占比60%左右,而海口、三亚等城市则超过80%。
货拉拉在AR识货与拼车单等技术的加持下,每一次货物体积都能快速测算,每一单都能够智能推荐车型选择,不仅为广大用户和企业带来更加便捷、高效的用车体验,更是推动物流行业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。